• <td id="v4xo3"></td>

  • <track id="v4xo3"></track>
    1. 新聞資訊
      行業新聞
      公司動態

      從貝聿銘的作品看東方建筑的神韻

      行業新聞 2016-10-09

      在西方建筑和思潮不斷侵蝕的今天,貝聿銘、柯里亞、安藤忠雄等越來越多的建筑師們意識到并正在努力通過他們的設計探索東方建筑自身豐富深奧的文化精髓。在此背景下產生的建筑作品提醒著人們:東方建筑的傳統中有著自身寶貴的建筑風格與技藝,需要被我們保存和延續。

      著名的美籍華裔建筑師貝聿銘先生生在中國,長在中國,18歲赴美國求學, 1958年成立貝氏建筑事務所,1983年普利策建筑獎獲得者。由于這種特定的經歷,貝聿銘兼收并蓄了中國儒家特有的莊重老成與美國所賦予的擺脫歷史重荷解放自己的創新意識。貝先生曾經感慨道:“中國就在我血統里面,不管到哪里生活,我的根還是中國的根。我至今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平時的衣著打扮,家庭布置與生活習慣,依然保持著中國的傳統特色。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當然美國新的東西我也了解,中美兩方面的文化在我這兒并沒有矛盾沖突。我在文化縫隙中活得自在自得,在學習西方新觀念的同時,不放棄本身豐富的傳統。在作品中我極力追求光線、透明、形狀,反對借助過度的裝飾或歷史的陳詞濫調,去創造出獨特設計?!?br />貝聿銘先生的作品本身就是他建筑思想及手法的最佳說明。本文就是通過對貝聿銘先生在東方兩個著名的建筑新作美秀美術館(日本1997年)和蘇州博物館新館(中國2006年)從建筑的選址及理念、空間秩序、表達建筑的語言和細部等三個方面來分析一個具有東方血脈文化背景的建筑大師是如何理解和展現東方建筑的神韻。
      一、 建筑的選址及理念
      日本美秀美術館的選址是在一個原始山林的深谷,為了盡可能的將自然環境保留和復原,于是貝聿銘先生在山林間開辟出一條道路,然后在兩座山的山谷之間興建一座吊橋和隧道,還將美術館建筑物的80%隱藏在地下,這樣既有利于保護自然環境,又能與周圍的自然環境和諧統一,使美秀美術館蘊含著中國山水畫的意境。
      貝先生在設計之初有一個構想:“我就是要建造一個不同于設在市區的美術館,使其成為被自然所環抱并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建筑,也就是要創造一個地上的天堂!”在談及美秀美術館設計靈感時,貝聿銘先生說源于中國古代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有位漁夫劃著一只小船,沿著小溪溯流而上,行走了數日,也不知行了多遠。小溪盡頭,出現了一座山洞。漁夫穿過山洞而行,突然眼前一亮,出現了遠離塵世喧囂的仙境樂園——桃花源。漁夫被其迷人的景色所吸引,決定終老于此,便領著妻兒一塊過起了世外桃源的生活。
      蘇州博物館新館伊始的選址問題一直受到社會媒體、建筑界和學術界的普遍關注。蘇州新博物館8000多平方米的面積正建在太平天國忠王府(原拙政園西花園)的地盤之上,建筑選址在業已成熟和積淀深厚的城市環境和背景中。如果說早1970年代末,貝先生建議禁止在紫禁城周圍一定范圍內建造高層建筑而選擇在城郊建香山飯店,是出于對歷史名城的整體思考的話,那么我們應該如何理解20年后,貝先生則欣然接受蘇州博物館新館不僅選址在歷史古城內,而且緊依古典建筑和園林呢?中國歷代有后人們“重修老屋”、“重修廟堂”而光宗耀祖的傳統,祖宗留下的“老屋”破損了要拆,當然要在原址上“重修”,要“老屋”更“新”,老樹開新花,“舊桃換新符”,這是符合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的邏輯。
      貝聿銘先生說蘇州博物館新館建筑設計要蘇而中,蘇而新,這次挑戰更甚于當年在盧浮宮前造“金字塔”。蘇州博物館新館的難度是要在蘇州這樣一個文化底蘊太濃太厚的環境中造一座能夠走向21世紀的嶄新建筑。他的設計意識和理念可以概括為:中國(社會)、蘇州(地域)、文化(民族傳統)、環境(歷史古城)、嶄新建筑(現代、21世紀)?!安桓卟淮蟛煌怀觥笔翘K州博物館構思時的主要原則。建筑在高度上不與周圍的古建筑爭奪制高點,灰白的調子同粉墻黛瓦的蘇州古建也極為協調。貝聿銘先生表示,他為蘇州設計的這座博物館將保留蘇州古典園林和古民居建筑的傳統特色,但絕不會是傳統園林的復 制,他將“用最經濟的辦法,做最好的文章”。
      可以看出兩個方案從選址開始就極其注重建筑與自然和周邊環境的關系。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北M量使新的建筑融于原有的自然環境當中,使新的建筑與周邊的傳統遺產相協調,處理和自然、歷史的關系成了設計靈感的源泉。人造的空間與自然的空間、新建的空間與歷史傳統的空間互相流動,渾然一體。
      二、建筑的空間秩序
      在日本美秀美術館的游覽過程中,貝聿銘向我們展現的是這樣一個理想的畫面:一座山,一個谷,還有躲在云霧中的建筑,許多中國古代的文學和繪畫作品,都圍繞著一個主題:走過一個長長的、彎彎的小路,到達一個山間的草堂,它隱在幽靜中,只有瀑布聲與之相伴……那便是遠離人間的仙境。到達此地山高路險,這正是那些尋道者的旅途。
      一座山和一條峽谷將美術館與接待處分開,由隧道和吊橋來連接兩處。從京都來的游客首先看到的是一座三角形的小亭子,這里是接待處兼作餐廳,遠處的小山將美術館與人們視線相隔,通過一條兩側櫻花樹的步行小道將人們引入300多米長的弧形隧道,穿過彎彎的隧道,眼前一亮,前方是橫跨峽谷的120米長的索橋,索橋另端就是這座美術館。綠色的山巒曲線與玻璃屋頂連綿,和諧的映襯在綠叢中。往前走過圓形廣場,山坡上傳統歇山式玻璃屋頂,廟宇般的石階、庭燈及月亮門入口一起構成了20世紀的桃花源。
      人們從月亮門進入大廳,剛才還是半遮半掩中的景物豁然開朗壯觀的山谷全貌與和諧的建筑群如微縮景觀似地讓人一覽無余,建筑大師成功地在設計中使建筑完全融入了秀美的自然景觀。
      蘇州博物館新館從平面來看和周圍的拙政園,忠王府在布局上有很多一脈相承的地方,比如大量的庭院以及展廳在空間序列上沿南北方向層層遞進,這都符合蘇州古城民居的生長規律。貝先生說在設計新館時腦子里首先跳出來的就是平江圖,小橋流水的古城(平江圖是蘇州古城至今不變的城市規劃)。新館建筑群被分成三大塊;中央部分為入口,大堂和主庭院;西部為博物館展廳;東部是行政辦公區、教育區和飯店。這種類似三條軸線的布局,和東側的忠王府格局十分和諧;東、西兩側的院落式組合和周邊的合院式住宅相呼應;最為獨到的是中軸線上的北部庭院,不僅使游客透過大堂玻璃可一睹江南水景特色,而且庭院隔北墻直接銜接拙政園之補園,新舊園景融為一體。這種在城市肌理上的嵌合,還表現在東北街河北側1~2層商業建筑的設計,新館入口廣場和東北街河的貫通;親仁堂和張氏義莊整體移建后作為吳門畫派博物館與民族博物館區相融合,保留忠王府西側原張宅“小姐樓”(位于補園南、行政辦公區北端)作為飯店和茶樓用等;新址內惟一值得保留的挺拔玉蘭樹也經貝先生設計,恰到好處地置于前院東南角。
      對比兩個方案在基地的自然人文環境上迥然不同,但都與周邊的自然環境和傳統建筑環境十分和諧的融合為一體。這不禁又使我想起香山飯店,據說貝聿銘先生是在中國考察一段之后,在承德市外八廟找到他的靈感。與香山飯店的設計一樣,貝先生在這兩項設計中皆是從傳統和現代兩個方向研究建筑,他的設計并沒有離開各國的本土源泉,在很多方面吸收了日本(中國)傳統建筑手法,將傳統的空間秩序與現代的造型結合,并融入到自然環境之中,詮釋了天人合一的文化意境。
      三、建筑的語言與細部

      貝先生曾說:“如何看待自然是非常重要的,我記得蘇州園林里的那些窗子,它們有時是花瓶形狀的,有時是竹子形狀的,有時又象扇形,而當我們從麥迪遜大街的辦公室的窗子向外望去,東河在我們的整個視線里。在中國,土地沒有這么充裕,人又很多,園林不需要那么大,它們不是很大并且環繞四周,那些窗子更象是一幅幅畫框,如果你去大都會博物館,你會看到那種園林的一個復制品,在窗子的一邊是一些嫩竹,竹的后面是一面白墻,在窗子和墻之間只有五、六英尺遠,我覺得它創造了一幅美麗的圖畫,一個人可以從這些想法中開始尋找地方特色,我就是從這里開始的?!?/p>

      蘇州景觀設計公司剖析鐵嶺蓮花湖國家濕地公園

      行業新聞 2016-09-20

      項目概述:

      蓮花湖曾經是當地一個濱河儲水池,幾經衰退,面臨嚴峻的儲水量和水體質量問題,但同時又為165種觀賞鳥類提供了自然棲息地,對當地自然環境和生態環境起著重要作用。蓮花湖國家濕地公園是位于中國遼寧鐵嶺新老城區之間,總流域面積200平方公里。這是迄今為止中國第六個、中國北方第一個國家濕地公園試點。

      北京清華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對該地區中央區域進行了景觀規劃和進一步開發,從生態方面著手進行強化,將這里變為面積4700公頃的國家濕地公園,其中包括位于中央區域的629公頃中心保護區。經過重建的區域水體清潔,水域遼闊,為野生動植物提供了多種棲息地,還從社會和經濟利益方面造福了當地居民。

      工程是以濕地修復、邊界整修、清淤、輸水排水、濕地人口動迂、植被修復、水產養殖和旅游觀光為主的生態建設工程。

      修復一期工程將用5年時間,使現有濕地面積從4.3平方公里增加到7平方公里,初步修復濕地的自然容貌。到2020年二期工程完成的時候,濕地面積將修復劍20平方公里。濕地的主要功能將得到恢復。而到遠期的2030年,濕地面積將達到100-200平方公里,屆時將建成國家濕地公園。

      蘇州景觀公司:倫敦海德公園戴安娜王妃紀念泉

      行業新聞 2016-09-20

      英國倫敦海德公園內的戴安娜王妃紀念泉自2004年修好后,僅2005年便獲得超過200萬人的拜訪,成為當年倫敦最熱門的旅游景點。設計的理念基于戴安娜王妃生前的愛好與事跡,以“Reaching Out - Letting In(敞開雙臂-懷抱)”為概念,設計了一個順應場地坡度的,在樹林中落腳的淺色景觀閉環流泉。整個景觀水路經歷跌水,小瀑布,渦流,靜止等等多種狀態,反映了戴安娜起伏一生。

       

      整個紀念泉的設計與施工不僅有景觀設計師的參與,還有計算機建模專家,顧問,工程師,專業石匠的參與。從設計的初始就利用模型制作出紀念泉底部那些讓水或翻滾或跌落或裊裊或涌出氣泡的復雜紋理與圖案,詳細的描述了水的歷程。與SDE合作,利用汽車行業使用的模型交互軟件生成精確的3D模型--545塊石頭模型,現實中累計重量達到600噸。與Texxus合作,數字化的解決與呈現了設計所需要的230平米的獨特紋理設計,并將其與SDE的模型結合。

       

      一個復雜的建筑規模的大型視覺花崗巖雕塑。專業的杰弗里·奧斯本有限公司作為施工承包方,與英國最好的石匠,來自于北愛爾蘭莫恩山的S. McConnell 和他兒子進行合作,最終打造出這個世界矚目的景觀項目。

      蘇州景觀工程設計公司:上海古城公園規劃欣賞

      行業新聞 2016-09-08

      古城公園是黃浦區實施環城綠化景觀帶上的一個重要節點。位于人民路新開河地區,與豫園、城隍廟相鄰。占地面積3.8公頃,北側及東側為人民路環城路,西側為安仁街、南側為福佑路、是老城廂的一部分。

      蘇州景觀公司:寶馬公司雕塑景觀設計欣賞

      行業新聞 2016-09-08

      2016年,寶馬汽車公司委派Gerry Judah設計制造一個雕塑,來慶祝2016年Goodwood速度汽車節以及寶馬這個巴伐利亞品牌的百年誕辰紀念。雕塑的頂部懸掛著三輛寶馬經典車型:BMW 328 Mille Miglia Roadster,Brabham-BMW BT52 F1和1999年雷曼贏家BMW V12 LMR。這些車都不是模型,而是貨真價實的工程車。這個雕塑長100米,高40米,由816平方米的激光切割鋼板的殼體組成,雕塑的占地面積有一個網球場的三倍。巨大的懸臂懸掛起三輛歷史性的汽車,雕塑的底座僅僅有70cm厚,卻重達77噸,重量和尺度形成了讓人難以相信的對比。

      1 2 3 4 5 ...14
      電話咨詢 網絡咨詢

      輸入您的電話,我們即刻給您回電

      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

      關閉
      国产高潮流白浆喷A片免费观看
    2. <td id="v4xo3"></td>

    3. <track id="v4xo3"></track>